90后创业者张天一

独自创业的小伙子叫什么,小伙自己创业

     年轻的大学生逐梦者,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以为自己追求地最正确。身为北大研究生的张天一大学一 毕业 就不顾周遭人异样的眼神,做了自己的选择去开了自己的小餐馆创业。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90后创业者张天一相关 文章 。

     90后创业者张天一:访谈

     北大硕士也可卖米粉

     一个北大法学硕士,卖米粉卖得风生水起。在90后CEO中,湖南常德米粉创始人张天一算是少有在传统领域闯荡的。他说:“卖米粉千万别拿互联网说事。”“90后”、“伏牛堂CEO”、“北大硕士卖米粉”这三个标签让初出茅庐的创业家张天一一时间赚足了眼球。

     都搞金融谁来做实业

     广州日报:6年法律专业为什么会去创业卖米粉?

     张天一:读法律专业只是一个偶然,继续读研更多的考虑是拿文凭。

     硕士学的是金融法,同学大多去投行工作。我在找工作过程中产生了两点困惑,大家都去搞金融了,谁来做实业?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困惑,大家都想去从事那好工作,但是有大批工作没有人愿意去做。大家都想去好地方,但结果却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到了这个好地方,更可能是堵在路上。这些困惑,加上身处异乡对家乡米粉的怀念,让我转行去餐饮行业。

     广州日报:现在你是怎么理解创业的?

     张天一:如果让我自己写新闻标题,我就写“创业就是一种修行”、“身价一个亿就出家”。其实对我而言,创业不是信仰,不是目的,而是一个过程。像褚时健、柳传志这些人,这么高龄了还在工作,我相信不是为了财富,我个人信佛,我更愿说创业是一种修行。

     互联网提供创业机会

     广州日报:你说卖米粉不要拿互联网思维说事,但互联网真的就没有影响你吗?

     张天一:我们90后,本就处于互联网时代,这是我们的本能,由本能而上升到思维层次,我觉得很搞笑。

     互联网代表了连接方式的改变,它改变了餐厅的辐射半径。也就是因为互联网,伏牛堂能打破传统餐饮行业地段的限制,在“一流商圈,十流位置”兴盛营业,甚至可以吸引外地湖南人开1~2个小时的车专程跑到我们店里吃米粉。

     互联网对90后最大的意义在于:为我们四个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坚持做自己的机会。在传统时代,四个小孩什么都没有,还敢叫板现实,是不可能的。在这一点我感谢互联网。

     广州日报:餐饮是一个传统产业,伏牛堂未来会采用怎样的新模式经营?

     张天一:未来伏牛堂有可能是一个大数据企业,在明确知道顾客群是湖南人,我们会选择去挖掘一些湖南人的数据,制造一些湖南人需要的消费场景。说不定有可能未来吃米粉是免费的,而是通过消费场景去赚钱。例如我们的制服,以后说不定我们的店一半是米粉店,一半是服装店,也许有可能,也许不可能,我不知道。

     90后创业者张天一:创业独白

     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我国出台了“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多项政策 措施 。在涌动的创业大潮中,一批敢为人先的大学生迈出了创新创业的步伐,追逐自己的梦想,北大硕士张天一就是其中的一个——

     “当初我用大概10万元钱,创造了‘伏牛堂’这个品牌,大半年过去了,伏牛堂的估值已达数千万,我们卖掉了11万碗常德牛肉米粉。把这些米粉的长度接起来,大概能绕北京六环一圈。”

     12月2日晚,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毕业5个月后,24岁的张天一重回北大,与大家分享他的创业心得。他的穿着一如既往:印有“霸蛮”字样的黑色上衣、军绿色裤子、一双系带靴。

     北大金融法硕士、2014年应届毕业生;湖南常德牛肉米粉经营者、北京伏牛堂餐饮 文化 有限公司CEO——“硕士卖粉”,看似反差强烈的标签,让这个喜欢被人称为有“匪气”的90后青年成为了话题人物。在已经到来的这个12月,据说又有3家伏牛堂新店即将开业。

     在 创业之路 上,张天一和他的小伙伴们听到了很多掌声,当然也有不少质疑。

     1 人生可以多一种选择

     12月2日上午10点,记者在北京朝外SOHO的伏牛堂见到张天一时,他正在 面试 当天的第三位应聘者。与传统意义上的正襟危坐不同,双方坐在餐桌旁聊工作、聊星座、聊 爱好 ,聊完了还要互相扫一下微信。然后,张天一问:“吃饭了吗?要不要尝一碗我们的米粉?”

     这是一个敢于打破常规的青年。

      考研 成绩专业第一、北大“演讲十佳”、办过高校巡回演讲、写了两本书、知名律师事务所实习经历、上过多档电视节目……按照大多数人的人生设定,尽管今年有727万毕业生,张天一的这份简历应该也可以让他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他偏偏不按常理出牌。2014年4月4日,张天一和3位小伙伴在北京环球金融中心地下室的一个拐角开起了一家30平方米、“比路边摊好一点”的牛肉米粉店“伏牛堂”。

     “刚毕业的时候,同学们都在收各种高大上的录用通知,我却拿10万元开了一家小店。说心里不慌,那是假的。”张天一坦承,当时有困惑,也有心理负担,硕士卖米粉,怎么跟老师、朋友、周围人说?他为此几宿睡不着觉。

     张天一说,一路走来上的都是名校,有时会带来负担。大学毕业了,要么去最好的企业、最好的机关,要么 出国 。“20岁的人生本该是道开放式的问答题,为何现在被做成了出国、考研、找工作三选一的选择题?”

     他的困惑,在看到一张宇宙星图时豁然开朗。当镜头拉远,地球也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微尘。一个人的烦恼,取决于他的格局和视角。格局越大,烦恼越小。“有什么东西可以大过一个年轻人的梦想?没有!”

     张天一说,当所有人都去挤仅有的几个选择时,却有大把的工作没有人做。“就好像国贸是个好地方,大家都想去,可更有可能的结果,不是大家都到了这个好地方,而是都堵在了通往好地方的路上。”创业,可以满足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这不是被动的生存选择,而是对生活方式的追求。在他看来,这也是自己与十年前那位毕业后卖猪肉的北大师兄的本质区别。

     有人质疑,北大硕士卖米粉是不是资源浪费?张天一有自己的理解:大学最首要的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格,让文科生有人文情怀、理科生有科学精神。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比例仅为2%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在张天一看来,创业本身有风险,越早创业,试错成本越低。年轻人最重要的不是安稳的工作,也不是钱,而是能不能在精力最好、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以最快的方式获得对世界的认知和积累。“如果说人生有两条轴,横轴代表人的广度和经历的丰富程度,纵轴代表人一生所专精的事业和领域。我始终认为,在年轻的时候,人应该扩展自己的横轴,多尝试,这样才会更加明白应该从横轴的哪个点拓展纵轴,最后走对自己的路。”

     张天一说,当社会不再炒作“北大学生卖猪肉”、“清华学生当保安”,开始尊重每一种生活方式和每一个职业岗位时,我们的社会才算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很多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2 干别人没干过的事

     选择牛肉米粉作为 创业项目 ,张天一是经过深入分析和调研的。

     首先,这是家乡的味道。米粉,遍布常德的大街小巷。其准备工作主要在前期,牛肉、牛骨汤要提前约10小时熬制好,等到真正操作的时候,全过程不超过30秒,某种程度上具备了标准化操作的可能性。而雕爷牛腩、黄太吉等餐厅的成功,也给了张天一很大的鼓舞与启发——餐饮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很大潜力可挖。

     张天一回忆说,为了拜师学艺,他和合伙人走街串巷,吃遍了常德的米粉。随后,他们又开始进行标准化提炼:用小秤一勺一勺地称量每种配料的分量,又通过常德餐饮协会邀请到当地最有名的几家米粉店的主厨品尝,最后才制作出产品配方。

     “那时候我有个诨号叫‘阿香婆’”,张天一笑着说,创业之初,店里的牛肉都是自己炒制的,每天要忙到深夜,衣服上充满了牛肉味儿,右手也变得格外强壮。

     就在张天一创业后的1个多月,国家出台了“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大学生创业。“硕士粉”的 故事 被报道后,张天一成了媒体和大众追捧的对象。慕名而来的顾客蜂拥在小店中,以至于不得不限量销售。

     6月25日,第二家“伏牛堂”开业,面积扩大到180多平方米。

     6月27日,北大法学院毕业典礼倒计时的前一天,张天一独自一人,在店里盘点了创业以来所有的营业数据。1.4万碗!“这样一个数字,让我知道,至少有些东西是踏踏实实的。”他立下了一个目标:到年底卖出10万碗粉。11月中旬,目标达成,比他的计划提前一个半月。

     还有更多计划外的收获。

     张天一告诉记者,当初他用聚美优品上市的故事激励小伙伴们,没想到2个多月后,自己也得到了徐小平的天使投资。“我们站在徐老师家的窗边,看着国贸的车水马龙,觉得创业这件事太奇妙了!”

     目前,伏牛堂已获得来自险峰华兴、IDG资本与真格基金的投资。米粉已经放到中央工厂生产,团队人数达到30多人,而且还一直在招揽人才,为今后扩张做好储备。

     在创业带来的奇妙“化学”反应中,政策、市场无疑是催化剂。“我这样的例子,只有在这样的时代才能出现。”张天一认为,今年是中国创新创业环境最好的一年。一系列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陆续出台,在市场上,也有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投资人开始将资金投向创业企业。

     “顺势而为,在对的时机做对的事很重要。”张天一说,过去一提创业,人们脑海里浮现的就是个体户单打独斗,但是现在大家会觉得,创业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就像上世纪90年代的下海潮。

     大学生创业,没有 经验 怎么办?张天一却认为,没有经验恰恰是90后最大的优势。在与青年创业者的交流中,他发现,90后创业更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愿意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我们做的是增量市场,而经验适用于存量市场,反而可能会成为束缚。”

     对于张天一和他的团队来说,创业除了带来财富上的增值,更大的改变来自精神层面。“创业经历的事情,可能在 职场 上需要好几年才能按部就班地接触到。现在短时间内就体会到了,这感觉真的很棒!”

     在创业过程中,90后的小伙子们和卖菜阿姨、垃圾房大叔、保安打起了交道。“我很高兴走出校门后,没有进机关,没有进写字楼,没有站在一个很高的视角俯视这个社会。在这个通常被认为是最普通的行业,我明白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他们需要的不是被改变,而是尊重和理解。”张天一告诉记者。

     3 做受人尊重的企业

     在伏牛堂,记者在就餐时间并未看到预想中的火爆场面。张天一告诉记者,以前那种火爆的场面是“不正常的好”,现在才是立得住的“正常的好”,目前每天单店的流水在8000元到1万元之间。他说,创业最忌讳的是“成功者心态”,尤其是餐饮行业,更要稳扎稳打,在没有准备充分的情况下疯狂开店、疯狂加盟是比较危险的。“伏牛堂的实体门店数量只要保持在一个能够承接住品牌影响力的范围内就好。”

     “半年前,我们只是一家小店,现在我们已经成为一个公司。”张天一说,伏牛堂正在形成自己的 企业文化 ,并明确了发展愿景,那就是,“不做中国的肯德基、麦当劳,而是要做一家受人尊重的餐饮企业。”

     有很多人认为,伏牛堂是一家拥有互联网思维的餐饮企业。张天一对此并不认同,“互联网只是手段,我们只有一个思维,就是人文思维。”体现在工作中,就是以人为尺度,让一切变得更好玩儿。

     伏牛堂的员工,几乎全是90后,他们一半是大学生,一半是进城务工人员。怎么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张天一将工作流程游戏化,给每个工作任务设定经验值,员工完成任务后可以获得“牛币”,用来换假期或向老板提要求。以前没人愿意干的活,现在大家都抢着干,张天一说,这证明游戏管理法起了作用。

     在伏牛堂的收餐台上,记者看到了一张环保行动卡片。顾客用完餐,如果自己收碗,并将垃圾按照残汤、塑料碗、筷子废纸的顺序分类投放,每次消费后盖一个章,盖满10次,可以换价值128元的“霸蛮衫”一件。这款为员工制作的服装,大受顾客欢迎,仅一个夏天就卖出了1000多件。

     今年7月,伏牛堂以漫画的形式,将牛肉粉的配方在微信上公开。“没有人像我这样卖米粉。”张天一说,“为什么敢这么自信地公开配方,是因为我们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不在这张小小的纸片,而在开业以来积攒下来的几个微信群、几个QQ群的忠实顾客。”

     在伏牛堂的 商业模式 里,通过问卷调查和支付入口端的数据采集,他们还原出了忠实顾客的“肖像”:来自湖南及周边省份,70%以上是女性,85后占81%。米粉就像一个引流器,将这些群体特质非常突出鲜明的人吸引聚集到了一起。

     于是,就产生了“霸蛮社”——一个在京年轻湖南人的乐活空间。“霸蛮”是湖南方言,湖南人用“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来形容自己的精神特质。在霸蛮社里,没有老板、顾客、服务员的“标签”,大家一起读书、看片、赏曲、吃饭、做公益,一起出去玩。玩着玩着,有的顾客变成了员工,有的员工 离职 后,依然活跃在霸蛮社。

     “我们的米粉是起点,而不是终点。”张天一认为,小众生意做到最后不一定小众,而是将成为某一类消费人群的入口。通过大数据挖掘的方式,可以制造一些吃粉之外的消费场景。“伏牛堂真正好玩的地方就在于我们有很多的想象空间,具体说,我们也不知道未来会成为什么,只是希望做出靠得住的米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去探索未知的方向。”

     在北大的演讲结束时,张天一充满激情地诵读了他创作的《粉拿之歌》,他说自己非常喜欢这首歌,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我追梦而来,勇猛无畏,我与兄弟姐妹们携手共进,我精神抖擞,征服高山大海,以伏牛堂之名永不退缩,以伏牛堂之名完成使命;以伏牛堂之名冲锋在前。”

     90后CEO张天一:创业“逼”着我成长

     人们需要的不是被改变 而是被尊重和理解

     2014年7月19日,刚创业三个月的张天一在一次沙龙上分享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和心得。谈到创业初期,张天一回忆说:“刚做伏牛堂的时候,只有4个合伙人。牛肉是自己切的,自己炒的,自己炖的;米粉是自己进货,自己泡,自己发,自己煮。“所有的工作都是自己做,所以在最开始创业时,我们有两个身份:第一,创业者;第二,基础的体力劳动者。”

     张天一这样描述着自己的创业感受:在从事基础的体力劳动过程中,我突然发现,我要跟很多以前接触不到的社会的边边角角打交道,卖菜阿姨、垃圾房大叔、保安哥哥……跟这些人打交道,看到他们的生活状态,会有一个震撼式的改变。那就是在进入这个行业时,你想改变世界的想法是错的,因为对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人而言,他们需要的不是被改变,而是被尊重和理解。举个例子,伏牛堂环球金融中心店的东南角是一个鸡蛋灌饼摊,一家三口,大哥大姐还有一个不到10岁的小妹妹。旁边是一辆铺着棉絮的板车,3个人轮流卖饼,谁累了谁去睡觉。在伏牛堂有时干得非常累,对客人没办法笑,我去买鸡蛋灌饼,他们依然微笑地跟我聊天。这时我就意识到,我的这种累跟他们比,真的是一种书生式的无病呻吟。

     张天一感悟说:“经历了这样3个月的历练也好、体验也好,我发现现在我的生活节奏改变了。在马路上遇到发传单的同志,我一定接过他的传单对他笑一下,因为我自己给伏牛堂发过传单,知道这个事儿有多难。每天用完洗手间,一定要把洗手间擦干净,因为我自己给客人收盘子,知道保洁阿姨一大早起来收拾洗手间有多难;晚上回家看到门口站着的保安大哥还是早上那位,我一定对他笑一下,因为我自己当服务员,知道脚在地上站一天是什么样的感觉。”

     创业下来,张天一说到自己最大的收获:“在我这个年纪,可能是心怀梦想、迫切要实现个人价值的时候,这时如果一些事情给我们点醒一下,告诉你应该考虑怎么才能为社会创造什么样的价值,这可能是人生一辈子的财富。”

     那时,他的米粉店已经在朝外SOHO开起了第二家店面。至今时隔半年,张天一的第四家分店即将开业。

     创业是个大概率失败事件 加速获得人生经验

     谈到现在的感受,张天一坦言:“创业挺难的,是大概率失败事件。刚开始就奔着我要做成一件事的想法自己会非常难受。我觉着我最大的收获在于,因为创业很难,这就会‘逼’我。”怎么个“逼”法?他解释有两个含义,一是不断地挖掘潜能,使特长优势能发挥出来;二是这个过程中人的缺点劣势都会被放大。这就会不停地考验你,最后你能够搞明白一件事,我到底是怎样的人、适合干什么事儿。

     张天一说:“这些经验如果走正常的人生路径要五年、十年你才能悟到,但是创业过程中逼着你,可能半年或几个月在很困难的情况下加速获得人生经验。这时候你才发现,创业成功不成功可能不那么重要。心态不会那么浮躁,感悟才是最重要的。”

     对比几个月前他的创业分享,如今的张天一已经逐渐从体力劳动者转型为一个管理者,想法也更加务实,更注重实际。“当时创业是非常理想的状态,充满理想主义、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张天一笑着说。

     “那时候不懂什么叫做管理,现在发现企业是很需要管理的。这两天我最大的感受是一个真正好的leader不是什么都能做,恰恰是你什么都能做什么都不做。”他解释说,原来每天都做很多事,现在感悟到作为管理者需要不停地考虑怎么雇人,怎么样请到最有能力的人愿意与你一起共事。现在他每天早上4点钟起来投入工作,一直会到晚上10点。而他主要的精力就是在公司的发展规划与招聘人才上。

     做受人尊重的餐饮企业要有积极向上年轻人

     目前,伏牛堂已有近50名员工。作为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90后,张天一如何管理他的企业呢?采访过程中他多次提及要做受人尊重的餐饮企业,而这个关键是要有积极向上年轻人。

     张天一告诉记者,伏牛堂团队主要是90后构成。他将工作流程游戏化,创新发明了“牛币”体系。每天发布任务,员工完成任务就可以获得经验值和牛币,兑换休息或是店内产品等。他讲了个很有趣的例子:“过去餐厅要花很多精力培训员工要微笑服务等等,现在我发一个任务是要与进店的客人聊天,聊成朋友加进我们社群就会奖励10个牛币。现在我的同事看到顾客就跟亲人一样。”

     就是这样,伏牛堂近50人的团队中超过一半的员工都是由顾客转化而来的。张天一说:“传统的企业要做好员工体验也要做好对外顾客体验。今天我做好员工体验的同时也就做好了顾客体验,员工与顾客之间是朋友、共生关系。”

     创业近一年,伏牛堂发展迅速,让张天一引以为豪的是他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他想打造青年NGO空间,让更多的年轻顾客与员工聚起来,组织活动、发展兴趣协会,同时可以卖粉赚钱。在激励措施上,每个员工的收入也是跟门店利润直接相关。这样可以使员工更富有激情与动力。他说:“7月份分享的主要是理念,现在是用制度机制把理念实施下去。”

     对于未来,张天一还有更大的计划与野心。他预计在2015年能够发展到20家门店,目前已经在着手筹划中。而之后他还在考虑全国市场,把他的湖南米粉卖到更多的地方。

他是农村“无腿少年”,爬行26年靠养鸡创业,如今现状如何了?黄佳佳的创业历程

  黄佳佳的第一次创业始于2007年。当时,即将从清华大学毕业的黄佳佳和舒婷看到在线语言培训的市场机会,但考虑到中国市场尚未成熟,于是将语言培训的“首站”放到了日本。到2011年黄佳佳、舒婷淡出TalkChina时,这家汉语培训网站已经跻身日本汉语培训网站的前三名。2011年年底,一家主打“平价英语培训”概念的在线英语培训网站“51Talk”上线,相对于同类线上培训机构一对一课程每课时(45分钟)数百元的收费,51Talk每课时(25分钟)的收费最低仅为15元。

  2011年10月,距离51Talk上线仅有一个月时间,但资金还没着落。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黄佳佳和其他创始人秘密潜伏在黑暗的北大燕园中,凭借年轻人的闯劲儿,硬生生拦下了从北大演讲归来的新东方创始人、知名投资人徐小平的轿车。黄佳佳向徐小平递交了团队精心完成的商业计划书,但最终这个计划书石沉大海。之后,黄佳佳辗转得到了与真格基金(徐小平创立)沟通的机会,最终用二三十分钟撬动了徐小平的投资钱袋,并最终为51Talk成功背书。

  黄佳佳在公司里他喜欢和员工一起集中式办公,平易近人,和员工打成一片。但他也以你可能想不到的方式崛起,比如,他们知道借助资本的力量,甚至以极低的姿态力争把开创的公司和事业抬上一个新的高度。黄佳佳很早就精通网络,身上有着“80后”一代人所具有的互联网精神,而且他的气质精神和很多做法也与上一代创业者有所不同,他不顾忌那些别人认为是必须去做的传统。这个江苏南通人很早就有了善于经商,不愿给别人打工的情结。

  在80、85后的创业世界中,只要做出了产品,不用贴告示、砸广告的推广,用户在不同互联网产品之间的切换成本也为零。互联网创业竞争的核心在于产品质量和口碑,再加上资本易得,创业环境较好,束缚的瓶颈也较少。如今,这个年轻的小伙子用3年时间带领着几百人的团队,拥有了估值过亿的创业账面财富。

  “创业,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过程的享受。”黄佳佳笑称自己是“三无创业”,“没钱,没人,也没有所谓的行业规则,当初就三个人,那个一度被用户所称赞的“客服”就是我那一段时间的职业身份。湖南慈利34岁小伙隐居深山4年造出一个桃花谷,他这么做的初衷是什么?

独自创业的小伙子叫什么,小伙自己创业

  湖南慈利34岁小伙隐居深山4年建造了一个桃花谷,他这么做的初衷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湖南的这位小伙叫姚登,他跟现在绝大多数年轻人都向往大城市不同,这位小伙回到自己的家乡承包了300多亩的荒地,独居在大山中四年时间,在没有电、没有路的情况下,打造出了一个世外桃源。自己建造了房屋、鸡棚,种植了5000多棵桃树,甚至还修建了一条公路,总共花费了170多万元打造了一座生态养殖桃花谷。在这个人人都离不开手机的年代,他的行为让人称奇,但是姚登自己挺热衷于这种生活的,下面就以个人观点来说一说这个小伙的这么做的初衷是什么:

  一、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小伙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小伙的梦想就是打造一座世外桃源,让人们能吃到有机的绿色食品,同时也可以让人们来自己的生态养殖桃园里游玩,在这个生态园里所有的动物都是放养的,通过这种方式吸引人来游玩,从而赚取收益。

  二、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

  小伙以前从事的是玉石生意,但是对农业也很感兴趣,就想着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最初可能只想着赚钱,但是做着做着就发现自己能从中找到乐趣,喜欢上了这样的生活。自己做的事让自己感到内心平静。

  三、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小伙认为自己做的事比较有意义,将家乡的荒地变废为宝,同时能够给家乡带来旅游受益,这也算是为自己的家乡贡献了一份力量。

  你觉得湖南慈利34岁小伙隐居深山4年造出一个桃花谷的初衷是什么?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欢迎留言讨论。

那个拿到阿里5000万投资的小伙,公司只招收清华毕业生,现状如何?_百度知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国力越来越强盛,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开始在世界崭露头角,其中就包括教育文化,清华北大作为中国两个顶尖学府,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进入了全球100个名校的排行之中,他们的办学实力和师资力量,受到了除了中国以外其他国家的认可。进入了清华和北大,那就意味着已经一步迈入了成功之中,在这两个顶尖学府之内,不仅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还有来自各方校友的资源,一旦毕业将会成为各大企业争相争抢的对象。有些企业甚至直接标榜只要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我们今天所提到的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那个拿到5000万投资的小伙,创办新公司之后,只招收清华毕业生,如今现状怎么样了呢?

  这个小伙名字叫做苏穆棠,从小就十分优秀的他,更是在学习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凭借自己的努力,以高分进入了清华大学进行学习,在清华读完本科之后苏穆棠的学习生涯并没有结束,他去到了美国哈佛进行深造,最终拿到了博士学位。那就这样优秀的履历,苏穆棠进入亚马逊研究院,开始从事计算机领域,着重开始研发人工智能。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苏穆棠不甘心屈人下,于是他选择回国开创自己的事业。

  回国之后的他开始筹划自己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顺利的拿到了阿里的5000万投资,拿到5000万投资之后,苏穆棠开始打造起自己的公司,对于任何一个初创企业,如何能够在众多成熟企业中崭露头角,一定要凭借过硬的人才资源。在这方面,苏穆棠也非常注意,在最初招聘的时候,他就要求只招收清华毕业生,并且对招聘的各个环节严格把控,甚至自己亲自上阵,测试应聘者的各种能力,希望能够组建一支强大的工作团队。

  在苏穆棠的努力之下,他成功的组建了一只拥有强大能力的专业团队,在互联网行业也掀起了一些水花,但是由于自己在管理方面病不得章法,最容易为股权分配问题,导致股东纷纷撤资,苏穆棠一手创办的公司最终也人走茶凉了。

  其实面对苏穆棠,只招收清华毕业生的消息,很多网友意见纷纷不同,有人认为清华毕业生,在很多程度上,能力确实要高于一般的大学,不仅从师资力量含有他们大学之中所受到的教育,都让这些毕业生从学术的掌握能力要强于其他大学的毕业生。但是也有网友认为,并不能歧视其他大学出身的毕业生,虽然他们接受到的教育不一样,但是谁能说的准,鸡头就一定比凤尾差呢,不能一杆子将所有大学毕业生全部打死,其他大学的毕业生也需要拥有机会去展示自己。对此,屏幕前的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